激励我校研究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9月29日,学校在文科楼C105报告厅举办了第十二届“美丽中国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报评比活动。校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保卫(部)处、校团委、教务处、校教学评估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等部门负责人受邀出席,入围决赛的社会实践团队、各学院研究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本次评比活动。
汇报会现场
活动中,入围最终汇报评比的10支优秀团队通过“视频展示+现场路演+答辩互动”的多元形式,向在场评委和观众生动展现其实践经历、感悟及实践成果。
评审专家提问
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其中,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董婉婷团队凭借“继承与创新——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文化”项目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秋怡团队与艺术设计学院的贾雨晨团队则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则由外国语学院的刘雨晨团队、生态与环境学院的李赓团队以及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的杭静怡团队获得;生命科学学院的王琦团队、艺术设计学院的陶皓淼团队、外国语学院的刘愫团队以及由林草学院与水土保持学院联合组成的杨祎博团队共同获得了三等奖。
参与汇报的各支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第二十届“美丽中国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围绕“精思笃行启新程,挺膺担当筑华章”主题,精心筹划、广泛动员,共吸引了我校661支团队,总计3528名研究生积极参与,参与人数创下了历年新高。“千百硕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深入基层、边疆、乡村和林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彰显了南林学子严谨科研、求真务实等良好风貌。
活动现场展示实践成果
实践中,同学们组建了包括理论宣讲实践团、“中国精神”实践团、乡村振兴实践团等10个类别团队,针对实践地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他们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活动受到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共青团及南京晨报、扬子晚报、中华网等多家媒体上百篇新闻报道。
实践活动展示
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自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践行国家号召、聚焦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的核心理念和宗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契机。未来,活动将继续厚植绿色优势,赓续红色基因,响应“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美好愿景不断拼搏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