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1-03-07 点击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

指导性培养方案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培养类型和模式的改革步伐,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这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大步骤。为做好全日制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确保质量,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领域的学科特点,特制订《全日制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农机化指导方案》)。各培养单位应根据领域培养方案制定实施细则。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农业机械化领域是农业推广中的重要部分,主要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农村机械化发展,农业机械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要求

1)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农业机械化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以及农村发展等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招生对象

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人员须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和各培养单位组织的复试。复试重点考察考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培养单位应建立适合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12个月。

2.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由具有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本领域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总学分为32-36学分。

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机械化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要安排校外实践研究,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课程设置框架如下(每学分16学时,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

1.公共课(1012学分)

1)政治理论课             23学分

2)外国语                 23学分

3)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     2学分

4)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2学分

5)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2学分

2. 领域主干课(10学分)

设置46门专业课程,其中有1门案例研究课程。

1)农业机械化推广案例类课程       23学分

2)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类课程     23学分

3)现代设计方法类课程             2学分

4)先进制造技术类课程             2学分

5)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类课程       2学分

6)工程经济与工程管理类课程       2学分

各培养单位依据上述课程设置类型,结合自身实际自行设定课程体系。

3. 选修课(68学分)

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各校特点和条件自行确定。

4. 校外实践研究(6学分)

农业机械化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5.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应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报告、答辩等。

六、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3.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若导师参加答辩会议,则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七、毕业与学位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校外实践研究和培养环节等要求,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且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毕业,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毕业证和学位证。